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五年每年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
新华社记者关桂峰
隆冬时节,北京已寒意日深,位于北京国际财富中心的“2021财经年会”北京城市副中心专场推介会现场,却气氛热烈、暖意融融。未来每年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在法律规范、政府服务、知识产权?;さ攘煊蛱铰废刃?,有16个地块可供承载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作为北京新两翼之一,城市副中心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投资热土,借着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两区”建设机遇,带着满满政策红利,向各界抛出“橄榄枝”。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说,我们初步梳理了600多个重大项目,8000多亿元的投资。每年都要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涉及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将持续为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提供应用空间和发展平台。
围绕行政办公、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产业功能定位,北京市、通州区合力推进产业项目对接、引进、落地。
在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内,一大批高精尖企业和项目落地。运河商务区已完成360万平方米建设,将打造成为城市商务新枢纽;张家湾设计小镇主要聚焦创新设计和城市科技产业,打造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高地,创意设计类龙头企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81家企业落户;12家行业头部企业在网络安全产业园完成注册,全国前10名人力资源企业中的5家落户人力资源产业园。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副中心功能定位、增强产业支撑的重要抓手,明确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为副中心金融业发展的三大重点,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绿色金融示范先行区、智能金融港。
在重大政策利好、一流营商环境的加持下,副中心金融业发展的吸引力提升,品牌效应凸显,金融活力迸发。目前,副中心已入驻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230余家,北京首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和副中心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汇泉基金等一批绿色金融项目落户副中心。今年前三季度,副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近30%,实现税收增长70%。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的运河商务区,古代漕运鼎盛时期,这里就商贾云集。如今,它成为城市副中心重点承载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等商务服务功能的区域。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26日正式落户运河商务区的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叭毡灸腹境て诳春弥泄?,早在1996年就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惫境锉缸楦涸鹑嘶坪樗?,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核并批准我们筹建,日本母公司对此赞叹不已?!拔蠢唇酶敝行牡拇葱鹿睦?,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周到服务。我们有信心在副中心、在通州获得成功?!?/p>
“目前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园区已有注册企业近80家,总规模超百亿元?!北本┕什聘恢行母涸鹑苏杂滤?。
目前,副中心城市框架有序拉开,展现出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各项重大工程和重点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绿心正式开园,环球主题公园年底建成;六环路入地、副中心交通枢纽、行政办公区二期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前三季度通州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9.6亿元,建安投资374.2亿元,继续保持“双增长”。今年1月至10月,通州区新注册企业14000余家,新增数量和资本注册量居北京前列。
“这展现了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和潜力?!痹奕偎?。他还发出邀请,期待有识之士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城市副中心共成长,共享红利。
-
中医药防治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昨天,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中医药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施行。条例规定,中医药防治将纳入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媒体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中医药广告。
-
北京市依法调整2020年市级预算
昨天,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2020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保持平衡,民生保障等全市重点工作支出不受影响。在统筹考虑市本级收入减收及中央特殊转移支付增加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压减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北京市699个民宿品牌吸引社会资本近百亿元
“住民宿是在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主人的亲自接待下,体会特别的温情,感受主人文化,感受独特的地域文化,体会主人家的生活方式。下一步,北京将举办乡村旅游节、乡村民宿设计大赛等活动,发展和推广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乡村民宿精品,打造乡村民宿发展北京样本。
-
门头沟依托“一线四矿”打造京西观光专列
昨天上午,记者从2020北京精品民宿发展论坛上获悉,门头沟区将依托闲置矿区和门大线铁路工业遗址资源,打造民俗文化和矿产遗址两条线路,开行依托“一线四矿”的观光、通勤列车。
-
北京市9万余名家政员信息可追溯
家政服务员的信用情况,是雇主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表彰活动现场,有30家家政企业获得“2020年度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应用优秀企业”荣誉称号,80名家政服务员获得“2020年度北京诚信家政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